问题:《红楼梦》中你认为让谁管理贾府最好?为什么?
我认为最适合管理贾府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探春,另一个是黛玉。但探春最终是要出阁的,所以我认为最适合的应该是黛玉。理由很充分,请看:
一、黛玉有很敏锐的观察力
第六十二回,宝玉和黛玉二人站在花下聊天,黛玉说“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在红楼梦故事中,有三个人虑过家里的危机。一个是死去的秦可卿,曾托梦给王熙凤;一个是管家王熙凤比较清楚,曾经和平儿两个人讨论家里出的多进的少的现状;再一个就是黛玉这次对宝玉说起的。
王熙凤清楚家里状况很正常,但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一家人都安享富贵奢侈的时候,竟然也能看出来家里面临的问题,着实不易。
二、在原则的问题中黛玉不妥协
这里仅举最被大家诟病的两个例子。
一是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周瑞家的先送了王熙凤的四朵,又送了迎春、探春、惜春每人两朵,最后送到黛玉处。黛玉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段对话一般人看到的是黛玉的尖刻,但我认为这恰恰是黛玉坚持原则的最好的证明。从后面的故事看,周瑞家的是一个到处献殷勤讨好主子的人,她心思细密,第一个送给的是王熙凤,最后和送给黛玉,也难说她没有特别的用意。黛玉心里看不上她,敢于碰硬,这也是作为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另一次是黛玉和宝玉一起在薛姨妈家吃酒。宝玉要吃酒,但她的奶妈李嬷嬷不让,并且没眼色地对宝玉说他老爸在家里呢,小心问他功课,这样宝玉非旦不敢吃酒,而且非常不自在。这时黛玉替宝玉出头了:”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在同盟者的利益受损害时,明知自己弱小,但仍然敢于站出来据理力争,不也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吗?
三、黛玉会艺术化地处理各种关系
黛玉和王熙凤的关系很好,这点大家都非常认同。文中有多次黛玉和王熙凤说笑的对手戏,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非常要好。
下面我再举几个例子。
黛玉和王夫人
一次众姐妹和宝玉都在王夫人屋里。宝玉向林黛玉说道:”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黛玉便拉王夫人道:”舅母听听,宝姐姐不替他圆谎,他支吾着我。”王夫人马上说:”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看看黛玉,拉着王夫人撒娇儿。在什么人跟前才会撒娇?只有在最亲近的人跟前才会撒娇。我想黛玉这一“拉”,再配上她的娇娇的语音,谁人心里不生疼爱之情?这一个撒娇,比大道理更能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聪明的黛玉肯定也知道,在宝玉的婚事上王夫人看好薛宝钗,但黛玉还是不着痕迹地拉近和宝玉老妈的距离。不急功近利,积极地转化不利因素向有利自己的方面发展,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黛玉和史湘云
史湘云最开始最喜欢的是薛宝钗,她说过假如有薛宝钗这样的姐姐,即使没有父母也还过得的。为此史湘云经常在言语上打击黛玉,但是黛玉却不和她计较。大家看凹晶馆黛玉和湘云两人联诗,就可以看出最后和湘云最要好的是黛玉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何其工整、何其有意境,又何其应景!不斤斤计较,同化对立面,变成知已者也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黛玉和香菱
香菱学诗没有找自已家的姑娘宝钗,而直接去拜黛玉为师。当香菱找到黛玉的时候,黛玉没有推三阻四,而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她很有耐心,对香菱有鼓励有批评,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其写诗水平达到了较高的层次。积极地解决问题,不推辞,也是一个管理者必备的品质。
黛玉和员工
黛玉和紫鹃主仆关系是最好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慧紫鹃情辞试宝玉”,可见紫鹃和黛玉的情真;怡红院的小丫头坠儿去潇湘馆,正好遇上黛玉为丫头分钱,就抓了两把给坠儿。真心对员工,让员工发自内心地急管理者所急、想管理者所想,能做到这一步,不是最高层次的管理吗?
四、黛玉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
在大观园里,写到的姐妹们单独的聚会次数并不很多。第一次诗社成立在秋爽斋算一次,怡红夜宴算一次,其他几次多是在潇湘馆里了。第52回有宝钗宝琴姊妹和邢岫烟、黛玉一起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的画面;成立诗社时,是李纨自告奋勇当社长,但后来大家公推黛玉当社长,并因林黛玉写了非常优美的“桃花行”把诗社改名为“桃花社”;著名的“柳絮词”也是在潇湘馆写的。
红楼梦中虽明写宝钗做事,在人人面前周全,我看那只是应酬而已,真正能凝聚人心的还是黛玉。
于无声处听惊雷。如果黛玉做了宝二奶奶,其理家的才能和理家的水平,绝对是最好的。有人说黛玉体弱多病,不适合理家,其实事情都是变化的。黛玉的病其实是心病,抛开神话传说,如果宝黛成婚,黛玉解开了心结,或许她的病就好啦。你们说呢?
偌大的贾府,就是一个大公司。要管理好这个公司,必须薛宝钗,也只有她。
一、宝钗稳重和平的性格,柔中带刚,绵里藏针。宝钗处事圆滑,机敏,她与上下都能和睦相处,让大家各司其职,同时又能通过一些实际手段,让大家从额外获得收益,于公于私都有利。
二、宝钗懂经济,懂市场行情,懂人性,持家理财方面经验丰富,众姊妹无人能比。她懂得长远经济规划,也懂得开源节流。能从方方面面去考虑,既能把事情办好,又能恰到好处。
三、宝钗能与董事长贾母沟通,能与总经理王夫人直接商议决策,严格执行总经理意旨,把事情办妥。这是她能管理贾府最恰当人选的条件。
探春的优势在于其未嫁女的身份,她确实也是当家人的料,各项指标都合格。但她并没有宝钗的经济理财经验,她的许多计划实施得完全依靠手下,如购买脂粉、笔砚等物,她不能直接抛头露面,被手下个别人欺瞒也不足为奇。但探春理家也有硬伤,如何面对赵姨娘一类的小人物的挑起事端,探春是放不开手脚的。
有人说林黛玉是恰当人选。那是笑话。说话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耍小性子,一张嘴说话就是一针见血,能行吗?自身倔强的性格能与各种性格特点的下人搞好关系吗?光凭董事长关系好却与总经理王夫人有些疏远,有用吗?她的”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身体能行吗?一心活在虚幻想象世界中的诗人,每日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世界,不自杀才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讯客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nko.com/qita/1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