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海啸是怎么形成的网上众说纷纭,那么,就有必要说一下了,海啸是怎么形成的和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怎么形成的的内容,方便您深入了解海啸是怎么产生的,那么一起看看吧。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怎么产生的
海啸是由于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原因而引发的一种波长很长、能量极大的波浪。海啸的波长通常可以达到300~400米,由于其波长长,能量衰减慢,一旦进入沿岸的浅水域,特别是那些口部宽阔而内部狭窄的“V”字形海湾中,波高将急剧增大,有时可达十几米乃至几十米。加之海啸的能量多来自强地震,地震的巨大能量可造成从海底到海面几百米乃至上千米深的水层产生整体波动,因而海啸所具有的能量有时会大得惊人。由海啸引发的波浪时速可达600~800千米,传播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能对沿岸的建筑、港口和堤防设施以及航行中的船舶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力。例如:1896年6月在日本三陆发生的海啸,最大波高达24.4米,造成2.7万人死亡。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智利沿海3个城市和数十个村镇,16万栋建筑物被毁,6000多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同时该海啸还以每小时600余千米的速度横越太平洋,波及亚洲东海岸,仅在日本沿海就造成数万亩良田被冲毁、1000余栋房屋被冲走、15万人无家可归的惨重损失。1998年7月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的海啸,巨浪高达15米,瞬间即摧毁了沿岸的所有建筑,造成2200多人死亡。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亚齐省,由8级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是有记录以来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次海啸。该海啸的巨浪席卷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孟加拉等多个国家的沿海地区,沿岸的所有建筑物几乎全都被摧毁,致使23万人遇难或者失踪,170万人无家可归。巨大的海浪竟能将斯里兰卡沿海一列正在行驶中的火车掀翻,并使岛国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所在的岛屿有2/3面积被淹。此外,该海啸还越过印度洋,袭击了非洲东海岸,致使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等国的沿海地区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遇难人数逾百人。灾难过后,日本的有关专家根据海啸在其发源地附近海岸边所留下的痕迹推测,该海啸所引发的巨浪高达34米。
海啸来临
海啸发生后的景象
为了加强对海啸的预警预报工作,尽可能减少海啸的危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的国际海啸协调组(ICG/ITSJ),负责协调与监督国际海啸警报系统的运作,并成立了国际海啸信息中心(ITIC)。该组织现已发展到28个成员国,并在太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地中海建立了预警预报系统。其中,建在美国夏威夷群岛檀香山附近的太平洋海啸预报中心(PTWC)是太平洋区域的国际警报中心,自1965年被海啸摧毁的房屋成立起即成为太平洋区域海啸警报系统(TWSP)的业务中心。该中心在阿拉斯加及太平洋沿岸设有若干套监测系统和地震、海浪监测站,根据各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并联合其他机构,对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与海啸进行监测和预报,及时向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发布信息。印度尼西亚大海啸发生后,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运筹建立地震和海啸联合观测与预报系统。
海啸虽然可怕,但在其发生前大多还是有一些先兆的,人们若能根据这些先兆预先提防,并采取自救措施,就能够减轻其危害。如:
①地震可以作为海啸的天然警报,一旦发生地震,沿海地区的居民就应该提高警惕,密切关注海水的变化。
②在海啸到来之前,海水通常会大幅度地后撤,海面显著降低,该现象可以作为海啸来临的预兆。
③海啸的巨浪行进速度非常快,并且不只是一次大浪,而是一连串的大浪,因此应及早逃离海边,并尽可能快地向高处逃生。
但是,也并非所有海啸都有明显先兆,或者都可以提前进行预报。若地震就发生在海岸附近的浅层海底,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就可能引发海啸,有时根本来不及发出预报,即使是最先进的预报系统也无能为力。例如:1998年7月发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沿海的海啸,7.0级地震的震中就在海岸附近,地震发生后还不到10分钟就引发了大海啸。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尼西亚大海啸大致上也是如此。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海底地震、滑坡和火山爆发引起。当地震发生,震源在海底50千米以内、震级6.5以上时,海底的地壳发生断裂,有的地方下陷、有的地方升起,从而引起强烈的震动,并使海面剧烈起伏,形成震荡波。震荡波在海面上以圆圈的形式不断扩大,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因此形成海啸。
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海啸发生时,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它以每小时600-1000公里的高速,在毫无阻拦的洋面上驰聘1万-2万公里的路程,掀起10-40米高的拍岸巨浪,吞没所波及的一切,有时最先到达的海岸的海啸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浅滩海底;几分钟后波峰到来,一退一进,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怎样形成的
海啸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海啸发生时,由于海底发生了地震,由于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从而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海啸通常是通常由里氏震级6.5以上,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的海底地震引起的。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通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就象把石子扔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可以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不会受多大阻滞,海洋不管有什么样的深度,波都能传播过去。
在地震过去不久后,海啸会掀起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海啸过后,海滩上呈现一片狼藉,处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详细解读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
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以上就是关于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怎么产生的的全部内容,以及海啸是怎么形成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讯客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nko.com/shzs/1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