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夏至日是几月几号

一提起夏至日大家都想知道,那么,就有必要说一下了,夏至是几月几号?和冬至日和夏至日分别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夏至日是几月几日的内容,令您更加清楚了解夏至日是几月几号,来看看都有哪些。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夏至是几月几日

2020年的夏至是6月21日。
夏至时,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夏至是几月几日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夏至是几月几日

夏至的时间一般是每年公历的6月21日-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因此夏至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开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夏至是几月几日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冬至日和夏至日分别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夏至日期的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37,20世纪=22.20。
  举例说明:2088年夏至日期=[88×.0.2422+21.37]-[88/4]=42-22=20,6月20日夏至。
  例外:1928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冬至日和夏至日分别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夏至是几月几号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 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夏至日是几月几号图4

扩展资料:

夏至的饮食习俗:

  •       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在南方,此日称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

  •   以外,还有些地方有夏至吃狗肉的习惯,甚至于喝凉茶,吃荔枝也不少见。夏至期间,应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尽量避免发火,饮食也宜以清淡为主。

参考资料:四海网——夏至是什么意思


以上就是关于夏至日是几月几日,夏至日是几月几号的全部内容,以及夏至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讯客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nko.com/shzs/15239.html

(0)
上一篇 2022-04-17 下午2:06
下一篇 2022-04-17 下午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