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10字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绘画大师张择端所作,是一幅古代艺术珍品,也是之一。该画作长5.28米,宽24.8厘米,属于长卷作品。
具体到画作本身,由于画卷较长,超过五米,因此记录的内容颇为丰富,主要展现当时汴京城及郊外风俗民情的集市盛况,具体内容分三块:汴京郊外风光、汴河景色和城市街景。
1.汴京郊外风光
该画首先进入眼睑的,是小溪旁、大路上,行走多年的老马帮赶着一排驼队,向东京城走来。驼队前五只驴子负重累累,牲口身上的货物清晰可见,马夫将驴子赶向一边桥上,不耽误后边的驼队继续顺利前行。
然后将视野放开,可以看到一派宁静乡土生活景象。小桥边,树上栓着小船。丛林中,散落着几户农家小院。高树上,还有几个鸟窝。打麦场上,闲置着几个石碾子。羊圈里有几只羊,旁边是鸡鸭窝。
接下来,是乡土与城市的城郊结合部。娶亲的队伍,一顶新娘子的花轿,上面插着花木枝叶,轿后三人,一人挑一担鱼,一人挑嫁妆,一人抱着新娘贴身梳妆首饰,然后新郎乘枣红马押后跟着。
茶馆边,农舍饲养两头牛,远处田里,农民正在浇水施肥。四个人赶着两匹牲口,其中一人为脚夫,挑着物用正在出城行走。
茶馆对面酒店,撑着店招旗子,旁边是繁忙的船码头,生意不错,有的在买卖交易,有的在清点发货。大树枝叶掩映间,一条大船正在往下卸货。
街道中间,一人招呼算命先生,要算卦的样子,算命先生面露喜色。顺着街往城里看去,一溜店铺,包点店主正在与挑担买卖人交谈,似乎在交谈明天定的包点数量以及价钱。
继续往前,就是汴梁城主干道了,围绕船码头和货店,两边渐次车水马龙,店铺林立,这显然是城外物流人流集散地,水网密布,四通八达,数艘船舶停靠,装卸工人将大麻袋扛下来,船舶货舱里,有人往外传递货物,一派有序而繁忙的劳动场面。装卸完毕的船工在与交接人抱拳告别。
2.汴河景色
位处东京汴梁,又是南北运河的关键一段,汴河自然是重中之重,在《清明上河图》中它的场景也是喧闹之极。
在汴河码头边上,一座彩虹般的码头横跨汴河两岸,该木桥结构宏大,形式精巧优美。桥周边人口密集,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饭馆就餐,有的在算命;河里船只云集,或行或泊,前后连接,或拉纤或摇橹,能见到船上货物满满。
从局部的船只可见,一只大船正要从桥下经过,船手各司其职,有撑杆的,有钩桥的,有挽船绳的,有放下高耸桅杆的。旁边船上的船夫也在看着这条大船,桥上也有不少人在观看。
此外,桥头摊铺遍布,有卖刀剪器具,有杂货摊,有小吃摊等,摊主站立边上,不断招揽来客。
眼光远望,河面正中,船只川流不息,船夫聚精会神注视来往船只。一只船似乎要停靠岸边,领头的纤夫回头看向其他纤夫,正在收纤。
汴河上游,有一个客运码头。一艘船的七八位船工在摇橹,船头舵手正在观察河面和其他船只。另一只长途客运大船在码头靠岸,舱门紧闭,客人安坐船中,一帮船工在进行收帆放桅、接抛缆绳以及撑船的工作,领头的船工手拿撑杆,与码头上的工人合作指挥船只安全靠岸。
大船靠岸,码头上、虹桥上和河里小船上,都有人在招呼,他们有的是迎接客人的亲友,有的是经营酒饭的伙计,而河里小船的人正在招揽去往分码头的客人。
高大的虹桥足够大船通过,桥面很宽,桥边还有护栏保障安全,可以通过数辆满载的马车。木质虹桥雄壮威武,集中了当时最高超的木构建造技术,成为一座宽幅大跨度的实木大桥,才满足了如此重要的一座大码头。
桥面车水马龙,占地经营摆摊的很多,人气旺盛,商机无限,卖吃食和各种日常小物件,为了吸引眼球,有的货摊设计特别。站在桥上,能看到对岸河湾,有几只载客游玩饮酒的小船,也可以喝茶和欣赏风景。
3.城市街景
从郊外到汴河,再经虹桥,就来到高耸的城墙,这里就是汴京城门了,城门外的街边屋宇更显高峻规模,商业业态更为丰富,店铺鳞次栉比,茶店、布店、酒坊、歇脚肆、肉铺、庙宇等一应俱全。
货物琳良满目,绸缎布料、香烛油盏、香料珠宝都有专门商店销售。供过路马车修理的店铺、中医坐诊的药店、算命看相的卦店、修满整容的净店,都能在这里找到。
更讲究的大店铺,则安扎彩门,高挑旗帜,借以吸引过路的士绅、商人、官员、家眷等。这些行人有的骑马,有的坐轿,有的步行,还有坐人力车、牛车以及骆驼的。
画中又有一类三教九流之人,显得与众不同,有背负行篓的僧人,有问路的外地人,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狂饮的豪门子弟,有行乞的残疾老者,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在城中都能看到。
世像繁荣,业态繁华。木工坊有木工正在制造马车,租赁店有租赁轿子以为代步之用,更有生意兴隆的算命先生。街角的货主与工人正在往驴身上驮货,等待被人雇佣的劳工们,正在街边闭目养神,同时等待工作召唤。市场显得竟然有序。
不远处护城河桥上,又是卖各种物品器具的摊贩,有藤编框篮的,有做灯笼的,有人买过货物转身欲走,摊主又开始招揽别的客人。摊贩业态非常丰富,他们有的在用心制作,有的在卖力招揽顾客,形象惟妙惟肖,很是逼真。
几头骆驼通过高大城门,向外走去。城门内又是一番光景,店铺业态更为精致,精品香油加工坊生意火爆,货品可以满足马车运送。数层楼的高级大客栈,进出之人气宇轩昂,非官即富的样子。
绸缎店铺卖的也是高等品相的货,色彩鲜艳,非同一般。当然还有送水、修面的,都为满足城中相对高端的生活需要。城中的医疗更显档次,已不是如城外药店有大夫坐诊,而是专科诊所,丸散方药也很齐全。城中一队人马,威风凛凛走来,有仪仗队开道,中间一人骑马,后面跟一人奉持一把配刀。
4.小结:
画卷虽长,丝毫不显冗杂,反而紧凑严谨,连贯生动,似乎为画师张择端一笔画成。画中无论景物、人物、骡马,大如农田原野、繁忙河流、高耸城郭,小到舟车人物、摊贩货物、店招文字,应有尽有,细节刻画极其到位。
据统计,画中共587个不同身份人物,个个惟妙惟肖,神形兼备。且画面穿插各种情节,反映社会现状和人们情态,都可谓错落有致,趣味非常。另外,画中城墙、店铺、民居等建筑规模巨大,数量繁多,全面体现了北宋末年汴京的建筑形制。
当然,画卷内容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如摊贩占地经营即侵街严重,城市管理比较落后;高大城墙设防空虚,望火楼无人值守,是疏忽,更存在种种安全隐患;另从衙门前或坐或卧的兵差,暴露北宋官府形象与工作效率的问题。
《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描绘出北宋末年都城东京(汴京,今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生活状况,内容丰富,情节繁多,见证了堪称世界大都的汴京的繁华与热闹,也是北宋城市社会、经济与民俗民生的写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讯客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nko.com/shzs/2748.html